找到相关内容411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祈竹仁波切答:现代医学常常辩论有关'安乐死'的道德观念,佛教的观点是站在哪一方呢?

    的痛苦。业力是逃不了的,这些苦报在他的下一生或未来生一样会再呈现,单单把他杀了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,而且还会为他的未来生带来更大的痛苦。衲不是在说这些人是活该受苦的。我们三宝弟子要培养自己的悲心,但...

    祈竹仁波切

    狮吼棒喝佛教问答录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474112983.html
  • 天童禅寺启建法界圣凡冥阳两利水陆普渡大斋法会

     慈悲大忏悔二部   此次水陆法会, 无限制的给予众生饮食,使之解脱饥饿之痛苦。通过诵经持咒之法布施,普令受苦众生心开意解,得法水之滋润,使亡者超升,生者增福,世界和平,国泰民安。这次大法会共有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法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10/09115418483.html
  • 公门中好修行

    恶念,即便忆佛,以佛力故,恶念自息,如人遇难,求彼强援,必得免脱。又若见他受苦时,以念佛心,怜悯于彼,愿其离苦。若断刑狱,以念佛故,生悯念心,虽依王法,当密作愿云:“我行王法,非我本心,愿生净土,誓相救...

    遵式大师

    |修行|在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13202720134.html
  • 知义法师答:是不是真有天堂和地狱?在那里?

    所说的许多地狱,完全是众生的业力所造成的,与佛教毫不相干,介绍各种地狱和众生受苦的情形,却是为了防止众生作恶,受诸苦恼,而作义务宣传,藉此以收‘谈梅口酸,想崖足颤’之效。 ...

    知义法师

    知义法师|因果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02/15111220609.html
  • 水岩寺结缘精装本>

    人命无常,轮回尤险,一息不还,即随业受报,轮回六道,受苦无穷.惟有深信切愿,专念六字万德洪名,求生净土,即蒙诸佛护念,罪业消除,皆逢凶化吉,转危为安,若临命终,舍报安详,佛及圣众,亲垂接引,皆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即了生死,永脱众苦,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福寿无量,一生成佛.诚我佛普度众生,离苦之乐之无上妙法.故菩萨戒优婆塞居士毛凌云居士为自利利他,欣逢影印大藏,又获广阅净典,凡有关持名念佛...

    水岩寺

    |水岩寺|结缘|念佛法要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5/09563324326.html
  • 温州太平寺举办盂兰盆法会

    佛陀弟子目犍连刚得到六通时,用道眼看到其母堕落在饿鬼道中受苦,马上用钵盛饭,借神道之力送给她母亲吃,她母亲接到饭钵后,还没有把饭送到嘴里,就化成火炭。他求救于佛陀。佛陀言,其母罪重,非一人能救,须靠十方...

    佚名

    |盂兰盆|法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8/10263228049.html
  • 重庆华岩寺迎国庆修持活动—禅修篇

    自己的身心和外境,不忘失、不放逸的素质;内心平稳、沈静、喜悦、慈爱,不易受苦乐等所动摇的素质;消灭贪欲、嗔恚、愚痴。在家生活的人虽然是业余修习,但是也能够依循每一支正道的内容来随分尽力地实践,从而过上...

    重庆华岩寺

    |重庆华岩寺迎国庆修持活动—禅修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0/23411030167.html
  • 纽约佛光山寺“宗教社团推展人权普及化之角色”圆桌会议

    万物之“生权”。   永固法师指出,国际佛光会会员一直不遗余力地期望人的基本生权获得保障。依法法师强调,佛教重视“生权”,无论贫富贵贱,每个人都想要幸福,不要受苦,追求幸福的过程自然包括了人权伸张...

    佚名

    |圆桌会议|人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1/12501132381.html
  • 佛陀的格言——束缚

    束缚。所有的欲望,只有小的甜味,而却隐藏着相当多的苦恼。沉溺在爱欲的人,宛如兔子困在牢笼里那般惊恐,为束缚和执著所缠绑,长期受苦痛的折磨。被不正确的思想所困住,爱欲强烈贪图感官享乐的人,欲望便加倍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4345416.html
  • 苏美多比丘著:四圣谛(一)

    什么行相(内观)?我们不必把它变得很堂皇,它只是种认知:「此是苦圣谛」,这是个基本的内观。无知的人说:「我正在受苦,我不想受苦,我打坐、闭关想离苦,但我仍然感到苦,可是我不想受苦……,我如何能离苦?我要怎么做才能离苦?」但这不是第一圣谛,第一圣谛不是:「我正在受苦,我想结束它。」所谓的内观就是认知「此是苦」。   从现在起所看到的痛或感受到的极苦,都不要从「是我的」的观点出发,而是反观:「此是苦」...

    苏美多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3962636.html